从卖家寄售到货物最终交付给最终买家的整个过程中,买卖双方都会及时更新:了解货物的具体位置、预计到达时间以及可能出现的意外延误。还可以延伸这个链条,从询价、订舱、下单、查询跟踪订单节点的数据,到最后的运费结算,都会实时自动完成。
1.智能流程:提高企业管理效率
很多国际物流公司工作流程复杂,信息化水平一般停留在传真、电子邮件、Excel等阶段。从国内零部件到国外销售分销,每个环节都存在数据隔离的困难,包括客户和合作供应商之间的系统不同,业务场景变化频繁。
这带来两个问题:一是人工成本高,因为劳动参与程度高,人工成本占比大,利润率低;二是管理操作难度大,人工操作标准化效果差,准确性难以保证。同时也显著影响客户体验:受限于数据孤岛,难以为客户提供在线查询、预订等实时服务,响应时间长,客户体验差;由于员工专注于琐碎重复的工作,很难为客户提供更快、更准、更全面的解决方案。
2.可视化:提高可见性和可控性
高度互联的商业世界催生了“实时经济”,降低了每个人的耐心,在物流运输等领域也是如此:每个人都想实时了解货物。此外,随着国际物流的日益复杂和不确定性,托运人的需求也逐渐从经济性转变为可靠性:物流过程直观,易于控制,保证货物及时安全送达。
3.文档识别:使文档“结构化”
国际物流有一个很大的痛点,就是每个业务环节都有大量的业务单据——报关单、箱单、原产地证书、收货单据、海运托运单(非结构化单据),这些单据承载了公司大部分的运营数据,但公司通常很难准确、快速地处理这些单据。这些必须人工干预的环节阻碍了端到端流程的自动化,限制了企业更高效敏捷的运营,影响了客户体验。